高壓放電法檢漏儀是一種專門用于檢測真空系統(尤其是玻璃或金屬-玻璃真空夾層容器)微小泄漏的快速、直觀的物理檢測設備。它利用高壓放電在泄漏點產生的可見火花現象,幫助操作人員精確定位漏點。
一、工作原理與核心構成
高壓放電法檢漏儀的工作原理基于氣體電離和輝光放電現象。
1.核心構成:
高壓發生器:將輸入的低電壓(如220V交流電)轉換為數千伏甚至上萬伏的高頻高壓交流電。
探頭(放電電極):通常是一個帶有細金屬絲或金屬球的絕緣手柄,連接高壓輸出端。
接地線:必須牢固連接到被測真空系統的金屬部分,形成完整的放電回路。
2.工作過程:
首先,將被測容器(如杜瓦瓶、真空管、保溫杯的真空夾層)抽成一定的真空度(通常在10?¹至10?³Pa范圍)。
將檢漏儀的接地線可靠地連接到容器的金屬外殼或導電部分。
開啟儀器,手持探頭在容器外表面緩慢、均勻地移動。
當探頭移動到泄漏點附近時,外部空氣會通過微小的孔洞或縫隙被吸入真空夾層。
高壓電場作用于泄漏點處的空氣分子,使其發生電離。電離的氣體分子在電場中加速,與更多氣體分子碰撞,引發雪崩式電離,形成一條明亮的、跳躍的紫色或藍色電火花(輝光放電)。
這條清晰可見的火花直接指示了泄漏點的精確位置。
二、主要特點與優勢
定位精準:火花直接出現在漏點處,定位精度高,可精確到毫米級別。
操作直觀:結果以肉眼可見的火花形式呈現,無需復雜解讀,培訓簡單。
響應迅速:檢測過程快速,能立即發現漏點。
成本較低:相比氦質譜檢漏儀等設備,高壓放電法檢漏儀價格低廉,維護簡單。
適用于特定場景:特別適合檢測玻璃-金屬封接、陶瓷-金屬封接等非金屬或復合材料真空器件的漏點,因為這些材料在高壓下不會形成短路。
高壓放電法檢漏儀以其直觀、快速、經濟的特點,在特定的真空檢漏領域占據著重要地位。它像一把“光之劍”,能將無形的泄漏瞬間化為可見的火花,為維修和質量控制提供直接依據。然而,使用者必須充分了解其工作原理、適用范圍和安全規范,才能安全、有效地發揮其作用。對于高靈敏度要求或純金屬系統的檢漏,仍需依賴氦質譜等更先進的技術手段。